close
為天地立心,為生命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事開太平。(張載)

關於眷村文化,我是一知半解的,雖然小時候聽過父親講些故事,說他某種程度上是外省掛的,和眷村的同一派,總是和本省人合不攏云云,但終究不是傳統台灣文化中眷村的真實,故近期來很夯的連續劇《光陰的故事》和舞台劇《寶島一村》就成了現代人窺探眷村堂奧的入口。

《寶島一村》200分鐘的劇,用了89個角色,呈現出60年的台灣演進,這是種文化的傳承,就如同王偉忠所說,「如果他們這一輩沒有做,以後也不會有人做了」沒有身歷其境的人來講故事,故事不會精彩,更不會流傳,這些真實而誠摯的情感也無法傳承,將會是件可惜的事。

劇中幾名老字號的演員都演得非常的好,屈中恆、郎祖筠、馮翊綱、萬方、宋少卿等人,活靈活現的呈現出眷村第一代的心情故事,他們是整齣劇的靈魂人物。當然也有些新生代的演員一個飾演多角,但原諒我個人記性不佳,只能說劇的呈現非常精彩,這些人也功不可沒XD


~家~
對第一代的眷村人而言,台灣只是個暫居之地,他們的家在上海、在北平、在山東,可以是歷史課本中的任何一處,卻不是台灣的台中或嘉義,在他們心裡總是存著「有一天要回家」的想法,惶惶然的暫居在台灣這個陌生的土地上。

只是,當時間點點滴滴的過去,隨著柴米油鹽的真實,隨著回家希望的渺茫,他們開始落地生根,漸漸地蘊育出眷村第二代的生命,慢慢產生出「這裡就是家」的想法,試圖融入環境、試圖掙扎生存,如同趙嫂本是北大預備生的富家千金,開始做起家庭代工一般,為了過活仍是得放下身段。

當家庭的概念逐漸成型,每個人都對這塊原本陌生的土地有了更多的認識和認同,最後大陸開放探親,大陸的親戚盼望團圓,只是一晃眼也50年過去了,半個世紀的離鄉,故鄉的家早已不是理想中的家,這些眷村的人,最後還是選擇回到眷村,在他們心理成了台灣才是家。


~衝突~
第一代的眷村人,本身來自大陸各地,光是眷村內就有許多語言的衝突,山東腔、北京腔、天津腔,甚至是台灣本地的閩南話,從一開始的雞同鴨講,到最後的熟悉與適應,都是個衝突和磨合的過程,在那個淳樸的年代,只為真誠,所以語言從未是隔閡。不僅老趙和小黃成了莫逆之交,朱伯伯和朱嫂也克服山東腔與閩南話的障礙共同生活在一屋簷下。

第二代的眷村人,衝突是更為明顯的,除了來自長輩根深蒂固的回家想法(雖已逐漸式微),更要面對學校同學的嘲弄或排擠,老趙的二女兒二毛就表示,眷村是個不真實的世界,外面才是真實的世界,她是個新思潮的代表,一心想要走出眷村這個環境。趙家是偉忠哥家的寫照,而小毛是偉忠哥的翻版,他心裡同樣存在著「離開眷村」的想法,但同時也對眷村的人、事、物有著深刻的情感。

第二代的眷村人,有人選擇灑脫的離開,不留隻字片語、不再回來,如同周胖;有人選擇外出闖盪,但仍是認同這裡的一草一木,如同小毛;有人選擇眼不見為淨的離開,卻不乾不脆的牽掛著,如同大毛;也有人選擇留下來,如同大車。而當年大牛萬分傷心的離開,最後仍是回到這個他從小長大的地方,跑遍世界各國,算起來居無定所的他,也許,心裡仍是惦念著這個破舊卻人情味濃厚的眷村。


~愛~
故事中,當然免不了有親情、愛情和友情的元素存在,劇中人自然也不例外。

眷村第一代的愛,彼此間來自於「相互照應」,也許稱不上什麼轟轟烈烈的真愛,卻總是相伴彼此走過一生的生老病死,總是一同面對生活裡的柴米油鹽,伴侶的意義也許大過愛侶,但因為經歷過動盪和分離,能夠相互照應已是件奢侈的事。當然也有像周伯伯,心心念念的惦記著大陸已逝的同志情人,義氣照顧哥們之妻如雲,卻也相敬如賓一生無事。

眷村第二代的愛,因為從小青梅竹馬的熟悉,又具隔壁鄰居的地利,自然而然覺得可以走在一起。就像劇中的大毛和大牛,原先是眷村中眾所周知的小情侶,只是趙媽媽不願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同是眷村的小孩,她知道自己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了,因而極力反對自己女兒同她一般,希望她能過更好的日子,天下父母心是可以想見的,而子女的反彈自然也免不了,從古至今,這般戲碼總重覆上演。

第一代對第二代的愛,除了希望他們過得好,更對他們寄予濃濃的祝福,如同趙伯伯寫給小毛的信,說他命名為「台生」就因為他是在台灣出生,是家中的長子,願他這輩子可以平安,願他這輩子不知什麼叫戰爭,情感真摯卻也令人鼻酸。

第二代對第三代的愛,有種想要傳承觀念和文化的心意,於是帶著第三代回到即將拆除的眷村,希望他們可以多少感受當時的環境和氛圍,但再多的「感受」都只是「別人的故事」,每個人都只能在自己的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在別人的舞台永遠只能跑龍套、演配角,如同看劇的我,無論如何的設身處地,因為不是我的故事,我永遠只是個旁觀者。


~大環境~
眷村第一代的人經歷過動亂,參與過戰爭,他們走過那些不堪回首的過去,對於蔣公有著深刻的情感,在那個草木皆兵、保密防碟的歲月裡,蔣公是他們回家的希望,更是他們精神的支柱,也難怪在蔣公逝世的當天,天下雷雨,也在很多人心中下起滂薄大雨,記憶中的「家」離他們愈來愈遠。

一開始堅持反攻,就有許多的傳說流轉,眷村人心中總期待著哪一天要打回去,要回家的,但環境的現實慢慢磨光了他們的期待,而戴笠的生死未卜,最後成了眷村茶餘飯後的話題。

台灣從戒嚴時代,到了解嚴時代,環境開放了、時代流轉,在這些眷村人的心中,說不感慨是騙人的,很多想法的適應,很多衝突的放下,他們在環境中掙扎生存,也許舊有觀念改不了,但也是挺過來了。那些好的、壞的也都不重要了,活著已經很好了。



【感想】
故事中的年代,其實離我相當遙遠,那些劇中呈現的東西,就像父親愛說的陳年往事,都是一種故事,一種別人的人生故事。但我覺得,這些故事的流傳是好的,無論對錯,總是要為歷史留下些什麼,這畢竟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,是台灣能夠成長至今的一股力量,暫時撇開那些種族或黨派的意識,純就文化角度而言,我相當推薦這部劇,聽說中壢還有票的樣子,想看的朋友真的可以衝一下XD

我一直覺得台灣吵的「省籍情結」是個很無意義的話題,也許真正有資格站出來抗議被侵犯的是原住民,無論是「台灣人」或是「外省人」都算是外來者,我不懂為何要這般仇視,甚至每次選舉就要再吵一次,我媽是本省人,我爸是外省人,但我爸的台語講得比我媽好,我則從來不覺得有什麼本省和外省的差別,台灣已經夠小了,這樣的族群對立,對台灣的發展有助益嗎?我看不出來。也許當我們這一代長大了,成了社會的中堅份子,可以慢慢拋下這些對立的成見,真正為台灣這個地方做些什麼,而不要流於口頭上的爭戰。

當然,我也樂見有人願意出來說說同樣在這六十年間,台灣人,所謂本省人的故事,如同寶島一村般的故事,讓我也能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所謂不同族群的想法和生活型態。

一個進步的社會,要能容納多元意見和想法,您說不是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